7月14日,37000cm威尼斯“情牵三秦生态·筑梦乡村振兴”法治实践调研团前往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十里沟,实地走访了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对大熊猫救护繁育基地的建设情况与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
调研团在与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交谈中了解到:该基地占地面积26.7亩,累计完成投资5119万元,在秦岭国家公园建成后,将继续承担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和秦岭区域野外伤病大熊猫的救护、治疗和康复职能。目前基地分为大熊猫救护繁育、科研科普教育、管理服务、野外放归培训4个功能区和1个大熊猫饲料基地,基地的建成有利于开展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的适应特征、生态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繁殖特征和疾病自身防治特征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便为对大熊猫进行科学培训和野生放归提供可靠科学依据,达到不断提高大熊猫保护、管理的技术水平和放归培训的技术方法的目的。基地现有“正仔”“雪雪”“佳佳”“乐乐”四只大熊猫入住园区,状态良好。
(馆舍部分区域)
(大熊猫“正仔”)
随后,团队参观了大熊猫馆舍,发现4个馆舍之间既相通又相互独立,同时大熊猫室外活动场所依山而建,高低起伏,保留了山石、树林、草坪等自然元素,最大程度模拟了大熊猫野外生活环境,落地窗和景观廊道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大熊猫生活状态,便于基地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知识科普教育。
在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本次调研主题进行思考:第一,基地入口两公里内不允许车辆进入,参观人员必须步行到达,保证了基地园区的原始生态;第二,进入园区需要在入口登记,体现出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平衡;第三,基地内部休息区设有大熊猫文创产品供参观者购买,不仅有利于提升公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还能对当地产生经济价值。
(团队成员参观文创产品)
(团队合照)
此次实践团队深入实地的学习交流使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和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从采访与实践的结合中受益匪浅。相信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将促进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研究迈入新阶段、提升秦岭大熊猫救护和野化繁育技术水平、完善秦岭珍稀野生动物就地保护体系,着力打造秦岭大熊猫保护与研究新高地。